【中国纪检监察报】多管齐下拧紧责任链
发布日期:2025-03-20 09:33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阅读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我要纠错
收藏
3月18日出版的《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我市稿件《多管齐下拧紧责任链》。全文如下: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安徽歙县传统古村落瞻淇村,伴随着热烈的鼓点,非遗项目——徽州鱼灯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鱼灯文化季活动期间人流量大,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督促文旅、应急管理等部门,严格检查现场安保、交通疏导等工作,为游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观赏环境。”歙县北岸镇纪委书记张慧霞介绍说。黄山市是安徽省唯一一座拥有文化自然“双世遗”、历史文化“双名城”的城市。黄山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找准监督的着力点、切入点,从拧紧责任链条、强化监督执纪、推动活化利用等方面多管齐下,全力护航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类型多样且分属不同监管部门,为此,该市纪委监委采取专题会商、联合督导检查等方式,督促文旅、住建、城管等部门加强监管、严格执法,规范历史文化遗产的排查、评审、认定、保护等,确保文化遗产保护责任落实到位。“文化遗产保护离不开项目建设。由于文物保护项目专业性强、施工周期长,重中之重是紧盯事前招投标、事中工程量变更和事后验收三个关键环节。”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年,受洪灾影响,个别场所受损严重,在项目修复过程中,徽州区纪委监委重点监督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是否按规定流程招投标、施工内容变更是否按程序审批、监理单位是否严格履约、验收部门是否按标准验收等问题,确保工程廉洁高效。该市纪委监委将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设作为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的重点,围绕文化遗产保护投入专项资金额度大、种类多的特点,重点监督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是否严格履行资金申报、评审、分配等程序,在资金使用上是否存在截留挪用、跑冒滴漏、贪污侵占等问题。督促市住建局修订完善《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2024年度全市2.76亿元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在严格监督检查的同时,该市纪委监委加大案件查办力度,通过上下联动,内外贯通,形成合力,不断织密织牢“防护网”。活化利用是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该市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修复、记录和保存,重点对亟需修缮的传统建筑进行维修,持续推进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推动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立足职责定位,精准监督,靠前监督,用监督执纪的实际成效助推文旅出圈出彩。(通讯员 胡雯青 程晶晶)